中化新網訊 “未來五年,硫酸產能將繼續增加,冶煉酸市場占有率將進一步提高。硫酸行業整體需求穩中有降,其中化肥耗酸量很大程度上出現下降趨勢。同時,新舊產能的更換正在高速進行。因此,未來硫酸物流量將會增加,運距也隨之增大,物流水平亟待提高。”在11月5日由中國硫酸工業協會在南寧舉辦的2020硫酸行業年會上,中國硫酸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廖康程對硫酸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做出判斷。
“由于疫情的影響,今年硫酸市場呈現先跌后漲的走勢。從產能利用率方面來看,今年1~9月,硫酸行業平均產能利用率為73.8%,成為近五年新低,同比下降2.6個百分點。其中,2月份產能利用率57.7%,同比下降15.6個百分點。”廖康程表示。
談及今年硫酸市場形勢變化的原因,廖康程坦言:“今年主要由于疫情的影響,導致硫酸產能過剩,下游裝置大量停產,并且由于交通管制,大量硫酸無法運出。根據數據來看,今年1~9月,全國硫酸產量6850萬噸,同比下降3.4%。但若不將湖北省2月和3月份的產量算入統計數據之中,那么1~9月份的硫酸產量相較之前則同比上升0.9%。”
據悉,我國每年的冶煉酸產量大約在3750萬噸,截至2019年底,我國在市場上流通的商品酸總計已經達到4500萬噸左右,未來隨著冶煉酸產能的增長,這一數字還將進一步增大。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商品酸90%左右依靠汽車運輸,火車和船運不足10%。同時由于近年來,各省均在大力發展冶煉行業,冶煉酸產能隨之快速增長,尤其邊遠地區和沿海地區的冶煉酸產能增長明顯。但由于冶煉項目落地之前,多數企業并未充分考慮副產硫酸的銷售問題,因此導致多數冶煉酸產地遠離硫酸的需求地,便造成了冶煉酸運輸和銷售的雙重困難。
對此,廖康程表示:“目前火車運輸可以增大銷售半徑,但火車運輸成本高、效率低。目前只有少數大型國企擁有少量火運,因此其成本和效率亟待提高。同時,船運也只局限于少數的沿江企業。預計2020~2023年,我國新建、擬建產能總計1340萬噸。其中冶煉酸產能1160萬噸。不僅如此,新增商品酸超1000萬噸,多在沿海和偏遠省份。主要消費地依然在云、貴、川、顎和華東地區。對于未來面臨物流量增大,運距增加的趨勢,運輸單單依靠汽運,已經很難滿足硫酸物流的發展需求。”
中國硫酸工業協會理事長呂慶勝也表示:“當前我國硫酸運輸的商品流通量不斷增大,同時帶來的隱患也不斷出現,成本的上升、安全無法保障都是亟待解決的問題。對此,呂慶勝認為硫酸行業應該加強硫酸物流基礎建設,尤其是鐵路以及船運的基礎建設。不僅能夠進一步降低硫酸物流成本,還可以降低硫酸運輸過程中的隱患。”(王儷錦)